设计指导思想
本时钟系统选用的以太网时钟系统,并保证在设计中:
1)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已颁布实施的有关“规范”、“标准”,使设计不偏离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轨道,从而保证设计的水平和质量。
2)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。
3) 系统设计应本着“可靠、实用、先进、经济”的原则进行。
4) 系统操作简便、可靠,便于扩展和维护,软件具有提升能力。
5) 系统满足现场条件和环境,有较强的抗高温、高湿、台风、电磁干扰能力和防雷、防雨、防尘能力。
设计区域
重要地区应包括以下地方,但不**于以下地方:
1) 楼道
2) 班级(教室)
3) 多媒体教室
4) 值班室
5) 人防区域
6) 会议室
7) 办公室
8) 广播室
9) 其他人员流动并需用统一时间的空间
以太网施工方案
以太网是国际上应用较广泛的通信方式之一,被广泛应用于大楼里基本通信建设,由于以太网在建楼时,已经建设好,可以正常使用。
优点:可靠性高,可以支持硬件节点的即插即用;
缺点:网络建设成本稍高;
适用范围:可适用于节点数目很多,传输距离长,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。
以太网络比较合理,具有较多的优势;另外,考虑系统将来扩展能力、维护 管理方式,网络的优势更加明显。
时钟系统总体结构描述
本时钟系统具有以下特点:
一、GPS/北斗标准时间授时服务器
产品参数
时间来源:GPS卫星、北斗卫星、
网络协议:NTPV1.v2.v3.v4(RFC111981305)SNTP(RFC2030)(RFC1321)DHCP(RFC2131)HTTP IPV4
授时器精度:同步精度1us
客户端精度:用户终端同步授时精度:1-50ms(局域网典型值)
NTP请求量:单网口8000-10000次/秒,
客户端数量:可支持数万台客户端
信号接收参数:72通道授时型GPS北斗混合接收机
支持单星授时窗口模式
GPS接收L1,C/A码信号-1575.42MHz
北斗beiDou B1,模式可选择纯GPS、纯北斗或混合三种模式
跟踪及锁定灵敏度可达-167dBm
断电走时:全系列支持RTC后备时钟(即使断电时间也不会丢失)
WEB管理:全系支持WEB页面设备管理,输入设备IP即可访问,可查看设备实时状态,不用安装任何软件
报警:授时器长时间未锁定卫星报警
授时器IP地址冲突报警
安全:采用RTOS实时操作系统,无病毒破坏、数据繁改或丢失等风险。无风扇免维护设计保证系统7*24小时长期稳定运行
二、 NTP网络时钟
1、通信协议: NTP协议,通信接口为RJ45,通信方式为以太网通信;
2、显示内容:年月日、星期、时分秒;或时分秒(单面显示)
3、守时精度:小于2分钟/年
4、自动对时:主动同步功能,子钟时间同步时差应不**过50ns; 自动消除累积误差,连续运行无累积误差,无校时信号应能自动切换到内部时钟状态;
5、外框材质:为防止电磁干扰影响设备正常运行,网络时钟外壳主体应采用金属材质;左、右侧为塑料件
96、可视角度:120度(左右均可达65度)
10、工作环境:大气压:86kPa~106kPa;工作环境温度:-30℃~+55℃;储存温度:-40℃~+85℃;相对湿度:30%~95%(无冷凝);冷却:自然风冷
12、供电:POE供电
13、安装方式:通过安装挂件壁挂式安装
15、可靠性:产品寿命:平均寿命≥10W小时;平均无故障时间≥ 45000h;系统正常运行40000小时以上而不需人工干预;
16、环境要求-15℃— +55℃,10% — 95%RH;
17、以太网络配置功能,使用**的软件配置,提供网络时钟网络配置软件。
网络有线时钟方案
网络时钟实施方案
终端时钟内置TCP/IP和NTP两种协议,通信接口为RJ45,通信方式为以太网通信,具备时钟与服务器同步时间,实现同步时间方式。
网络实施方案是采用以太网络布线方式,每个时钟终端设备都有一个网络接口,作为一个网络终端需配置参数有IP地址、子网掩码和网关;授时服务器IP地址和协议方式。